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境探索館

閃閃惹人愛-臺灣螢火蟲介紹

每年35月是臺灣賞螢的季節,全世界的螢火蟲約有23百多種,其中水生種佔約20種;臺灣約有70種螢火蟲,水生種佔3種。

螢火蟲幼蟲依據幼蟲棲息環境分為:陸生螢火蟲、水生螢火蟲兩大類;成蟲依照習性可分為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人的視覺較能察覺到的種類,大多為夜行性螢火蟲。

螢火蟲是一群會發光的昆蟲,牠們的發光器官位於腹部末端,透過體內的發光質與螢光素酶產生化學反應,將能量轉化為光芒。這些光芒不僅是螢火蟲美麗的象徵,更是牠們求偶的重要方式。

臺灣的螢火蟲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黑翅螢、黃緣螢、紅胸黑翅螢等。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在生活史、習性、體型、顏色、發光方式上都有所差異。但相同的是,螢火蟲是環境的優良指標物種,牠們需要好水質、無光害及無人為環境干擾的環境才能生存。

為了保護這些美麗的生物,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維護牠們的生存環境。賞螢時,請勿捕捉螢火蟲,不要使用手電筒直接照射牠們,並保持環境的整潔。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些夜空中閃爍的精靈,讓牠們繼續在臺灣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觀看更多影片內容請至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影片專區(另開視窗)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25/05/01

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