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境教育探索館

生物多樣性、山林保育及生態旅遊

瀏覽人數:3219
發表者名稱 林明瑞教授團隊
適用組別 大專生組
教案主題 生物多樣性、山林保育及生態旅遊
知識分類 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內容類型 環境及資源管理
實施方法 課程
教學場域
教學時數 9小時
教學理念
教學目的 (一)使參與者得以了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及保育策略。
(二)使參與者得以了解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大致內容、趨勢及相關法規的規定。
(三)使參與者得以了解山林保育的重要性、面臨的問題及管理政策。
(四)使參與者得以了解基因改造農作物及生物體對自然環境的衝擊及應有的管理政策。
(五)使參與者得以了解如何山林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進行生態旅遊。
教學內容 生物多樣性不僅提供人類所需的食物及各種資源,也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為地球留下珍貴的自然物種資源、多樣化的生態棲地,可以協助人類及地球上的生物度過各種惡劣的天候、病蟲害及難關;而當生物多樣性消失,物種漸漸滅絕,自然資源會逐漸消失,上述的調適功能也會失衡或失效,因此透過本課程使參與者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重要性,當生物多樣性消失時對人類的生活將有何重大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各地區所面臨生物多樣性的危機為何?應採取哪些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才適當。
  課程單元5-1: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及保育策略

  課程單元5-2:生物多樣性相關國際公約及法規

  課程單元5-3:山林保育的重要性、問題及管理政策

  課程單元5-4:基因改造農作物及生物體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

  課程單元5-5:如何利用山林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進行生態旅遊
成果附件下載 生物多樣性、山林保育及生態旅遊.pdf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時註明資料來源,同時不得作為商業使用。
標籤:全國、物種保育、低碳旅遊、法規、101年
更新日期:2018/09/1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