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113年度環境影響評估與環境教育考核績效成果

 

壹、邁向2050零碳臺北,環評效益再升級

為因應本市於110年所宣示之「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本府於113年持續精進修正「臺北市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環境影響評估審議規範」,配合施政方針,從三大面向升級推動環評制度效益:一為於施工階段導入物聯網科技,納入建築蘊含碳排計算;二為建築營運階段提升節能效率並強化再生能源應用;三為倡議零碳新生活,攜手打造環境友善的臺北市。截至113年底,共計有30件開發案件依審議規範規劃並通過審查,其中有9件環境影響評估案件已承諾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具體展現環評制度之助力。

貳、提升資訊公開與監督效能,打造高效永續審查機制

為強化資訊公開與促進民眾參與,整合轄內環境影響評估會議資訊、紀錄及環評書件等資源,建置「臺北市環評資訊查詢專區」,並於審查會議期間同步進行線上直播,於環保局臉書與YouTube平台對外公開,增進審查公開透明。監督部分,於施工前由本府前往開發基地向開發單位說明承諾事項,以利事前完備相關作業;施工階段則邀集相關單位進行聯合稽查,以強化查核效能、提升執行品質,確保開發單位確實履行環評書件內容。此外,亦辦理淨零、節能主題推廣活動,透過創新技術應用及實務經驗分享,引導開發單位與時俱進、精進作法,共同描繪永續臺北願景。

參、攜手推廣永續理念,打造環保行動力

響應2024年地球日與世界環境日,分別攜手客家事務委員會與動物園舉辦主題園遊會,並辦理不塑星球野餐音樂會,推廣無塑生活與棲地保育。透過趣味闖關、繪本講演、劇團演出及互動體驗,將低碳減塑環保觀念融入生活教育,吸引眾多親子與民眾參與。活動鼓勵自備環保餐具、認識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強調野生動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提升全民環境意識。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永續理念深入人心,帶動民眾從日常實踐減塑與守護棲地,共同為永續城市與地球家園努力。

肆、全民參與節能行動,助力淨零轉型邁大步

「淨零拚轉型 節電3%獎百萬」活動成功號召逾1萬2,000戶家戶參與,每半年較去年同期節電3%即可參加抽獎,鼓勵市民精進日常用電行為,將節電習慣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檢視家中高耗能家電運作狀況,選用省電LED燈泡以及具有1級節能標章之家電,113年活動總節電量超過294萬度,減碳達1,450公噸,展現市民節能減碳的實質成果,共同實現淨零排放目標。